大家好,我是小典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中国水墨画代表作品,中国水墨画,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简介 中国画的一种。
2、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。
3、基本要素有三:单纯性、象征性、自然性。
4、相传始于唐代,成于五代,盛于宋元,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。
5、以笔法为主导,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。
6、“墨即是色”,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,“墨分五彩”,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。
7、北宋沈括《图画歌》云:“江南董源传巨然,淡墨轻岚为一体。
8、”就是说的水墨画。
9、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,出现“水晕墨章”之效,元人始用干笔,墨色更多变化,有“如兼五彩”的艺术效果。
10、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“水墨为上”,后人宗之。
11、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。
12、 用中国特制的烟墨构成的“水墨画”成为中国画特有的一个画种。
13、墨可分作墨、淡墨、浓墨、极淡墨和焦墨五墨,即焦墨(原墨)一浓墨一重墨一淡墨一清墨五层次。
14、 墨是寒色,由五墨构成的画应该有寒感,它的调子应该是灰暗的。
15、但又为何好的“水墨画”会使人有温感而不感觉它的调子灰暗呢?这是因为好画善于利用白地(空白)来与黑的寒色相对比、相调和,因而使人有介于寒热之间的温感。
16、而且,好的烟墨并不是暗墨。
17、 凡光滑受光而反射强者都叫做明物,好墨的黑光泽如漆,故可叫做明黑,因而是不会让人有灰暗感的。
18、 [编辑本段]董源的山水画技法 (一)皴法。
19、在山水画史上,凡有巨变,多由皴法所致。
20、皴法是一种用笔墨的方法,专用于描绘山、石的脉络和质感,也以此表现近树主干的皮纹和质地。
21、盛唐王维“始用渲淡,一变构斫之法”。
22、唐代山水自此开始,出现皴法。
23、这些山水画家主要集中在关陕一带,他们的山石线条以方硬工稳为主,完全取决于对当地地貌的感受。
24、这在传为唐代的山水卷轴画和墓室壁画中的配景可略见一斑。
25、北方的山水画风一直吹拂到五代南唐,因此,南唐翰林图画院的山水画风与北方没有大大的差异。
26、董源由于掌理皇家林苑,对江南的土质丘陵有着切身的审美感受。
27、他用松散舒展的线条铺展了江南丘陵绵延不断的起伏之态,反映了土质山疏松平缓的地貌特征,意向平和沉静。
28、因这种线条随意性极强,长短参差不齐,轻松自然,犹如披麻(散开的植物麻),故以此名。
29、披麻皴长短参差不齐,长者即长披麻,短者为短披麻。
30、董源在皴法上的创新不知启迪了后世多少江南的山水画家。
31、 (二)造型。
32、董源的山石造型不作峭拔险峰,多作平峦缓坡。
33、坡上高木成林,坡下溪流成河,渔者、渡客等星星点点,饶有生机。
34、远景的山峦顶上聚集着成片的矾头,即垒叠的巨石,形同矾石的结晶体,一簇簇的苦点区分出各个矾头的外形,平列展开于画面上。
35、 (三)构图。
36、以平视为主,略带俯视,景深较大,多取横向的全景式布局。
37、现存与董源画风相关的古画多属长卷。
38、 (四)植被。
39、董源笔下的植被是构成其密体山水的基本要素,得自江南实地实景。
40、北方由于气候干燥和山脉多石,浮土上的林木与裸露的岩石形成鲜明的对比,而江南空气湿润、雨量充沛,草木极易覆盖在以土质为主的群山之表。
41、 (五)意境。
42、董源的山水画意境注重乡野间的生活气息,饶有情趣,与李思训讲求展示道家仙境的山水画迥然不同。
43、 董源山水画法有两类,“水墨类王维,着色如李思训”(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),可见他既能作水墨意笔,又长于青绿山水。
44、今在传为董源的画迹中可略见他的小青绿手法,如《龙宿郊民图》轴。
45、 董源才艺广博,还兼工人物、龙水、牛虎等画科,当时有不少权贵之家请董源绘龙水屏风,享誉颇久。
46、可惜他在这些画科方面的造诣已无画迹可寻,我们只能把焦点聚集在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上。
47、 今传为董源山水画佳作者近十幅,其鉴定结论多出自明人。
48、对这几件山水画进行综合比较后,可分为三个层次:(1)《潇湘图》卷、《夏景山口待渡图》卷和《夏山图》卷的造型程式、表现手法颇为相近,与画史中记载的董源山水画风完全一致,且流传有绪,代表了董源山水画的艺术特征。
49、(2)《龙宿郊民图》轴、《秋山行旅图》轴、《溪山行旅图》轴及《寒林重汀图》轴是接近董源山水画风的精品,可资探讨董源画法的丰富性。
50、(3)《溪岸图》轴、《洞天山堂图》轴等等,是后世画家仿制品中的精品,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董源的一些艺术手法。
51、这类作品留存最多,有的是出于造假的目的,有的是由于后人误鉴所致,但从侧面反映了董源山水画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