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,其稳定与否关系到经济的全局。央行副行长潘功胜的这一观点,无疑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
从数据来看,以过去五年为例,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水平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。2017 年,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指标有所上升,主要是由于部分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等因素导致。但从 2018 年开始,随着一系列调控政策的持续推进,包括限购、限贷、限售等措施的实施,房地产市场逐渐回归理性。到 2021 年,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水平已大幅弱化,各项风险指标均处于较为安全的区间内。
在市场成交水平方面,同样有明显的改善。2016 年,全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面积达到 15.73 亿平方米的峰值,随后受调控政策影响,成交面积开始下滑。2018 年,成交面积降至 13.41 亿平方米,但从 2019 年开始,成交面积逐渐回升,2021 年达到 16.94 亿平方米,总体改善态势明显。尤其是一些三四线城市,在去库存政策的推动下,成交活跃度大幅提升,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具体到不同城市类型,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表现较为稳定。以北京为例,2021 年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 1058 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 8.2%;上海的成交面积为 1132 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 6.5%。二线城市的成交情况也较为良好,如杭州、成都等城市,成交面积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。三线城市的成交增长更为显著,一些城市的成交面积增速甚至超过了 30%。
这些数据充分表明,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水平已大幅弱化,市场成交水平总体改善。这得益于政府的科学调控和市场的自我调整。未来,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,政府将继续坚持“房住不炒”的定位,不断完善调控政策,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,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。
同时,房地产企业也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,加强自身管理,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,以满足购房者的需求。购房者也应理性购房,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购房决策,避免盲目跟风和投机行为。只有各方共同努力,才能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,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赢。